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内蒙古:讲诚信聚八方之力 招优商夯发展之基

来源:营商环境优在内蒙古  发布日期:2024-02-22 10:34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实现大发展必须抓好大招商,抓住了招商,就抓住了机遇、抓住了未来、抓住了发展。

  2023年,内蒙古上下勠力同心,紧紧围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大抓招商引资为发力点,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奋力迈进。

  高位推动、“头雁领航”,顶层设计、统筹抓总,搭建平台、“链式招商”,树立诚信、提升引力……一系列组合拳发力下,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答卷亮丽:2023年,全区引进国内到位资金4778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国内到位资金千亿增量。招商引资对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的作用持续增强。

  呼和浩特市项目建设跑出“首府速度”

  成效

  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0个,协议投资额8546亿元,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61亿元,同比增长34%。

  举措

  高位推动。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瞄准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组建小分队外出对接走访。

  深度参与。积极组织全市各地区及重点企业,深度参与自治区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的招商引资推介等活动。

  超前谋划。通过超前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定期召开经济运行月度点评会和综合经济部门联席会议、招商引资冬季大行动等多项务实举措。

  亮点

  招大引强,项目建设跑出“首府速度”。全年新引进7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并全部开工建设,100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0个。总投资730亿元的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全区光伏级硅材料产业链投资最大、链条最长、领域最广、功能配置最完备的标杆性项目。

  延链补链,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详细梳理了产业链现状,精准对接引进一批产业链薄弱、极缺的优质项目。如:航天领域专门成立了航天经济开发区,为未来航天领域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优化环境,精心服务体现招商“温度”。出台《极简审批若干措施》等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制度文件150余个,提出以容缺受理、网上审批、承诺制办理为主的33条审批措施。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全市实现网上可办率100%、“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99.29%。

  包头市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招商

  成效

  2023年,包头市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97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7亿元,同比增长45%。

  举措

  激发招商活力。2023年春节前即下达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并分解到各旗县区、各产业链牵头部门。以新年第一会的方式召开全市“双招双引一优化”动员大会,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制定“路线图”,吹响招商引资“冲锋号”。

  抢抓有利先机。制定《包头市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包头市2023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41条政策。

  打造一流队伍。优化机构功能,统筹协调招商力量,注重人员配备和能力提升,开展跟岗培训和帮带结合,不断壮大可持续、多元化的招商队伍。

  亮点

  锚定主攻方向,突出因链施策。围绕“2+5”产业集群建设,深入研究各产业链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牵头绘制20条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远景图,一链一策推动各产业链招商补强、拓展延伸。

  着力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出台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实施意见”和“激励政策”。围绕稀土永磁、储氢、抛光、发光、催化和向下游延伸的永磁电机等应用端,成立13个招商小分队,分区域逐家拜访企业。全年新引进磁材企业5家,累计32家,产能新增32%;新引进永磁电机企业6家,累计12家,产能新增30%。

  着力推动“世界绿色硅都”建设,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推动晶硅光伏产业由点状分布向集聚发展,全力招引产业链薄弱环节企业,补齐产业链断点,全年新引进晶硅光伏及配套企业40家,填补了电池片、边框、光伏玻璃等环节的产业空白。

  着力推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调旧育新”。2023年,签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3个,占比55%。

  呼伦贝尔市实施“六个一”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落地

  成效

  2023年,呼伦贝尔市共实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国内招商引资项目409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90.3亿元,同比增长154.4%。

  举措

  “一库储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为投资企业提供详实推介。聚焦全市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编制“两图两库两表”,全年谋划储备包装文化旅游、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升级等636个高质量项目。

  “一体服务”。将项目谋划、对接洽谈、签约、企业开办、项目备案(核准)、用地保障、审批、许可等多个服务环节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服务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全年新签约项目手续办结率提升至90%以上。

  “一包到底”。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包联服务模式,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服务保障。从项目引进、落地、建设到运营,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联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专班、一个工期计划、一抓到底推进),帮助投资者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亮点

  “一链统领”延链补链。将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组建专班推进。深入推进“八大产业集群”“1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推动形成“链长”主导、部门主责、旗市(区)联动、地企协同的产业链招商新格局。

  “一支分队”精准发力。采取小分队招商,紧盯央企、民营和世界500强企业及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东三省、成渝等企业聚集区,瞄准重点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精准发力。

  “一套机制”奖惩分明。采取调度奖励措施,充分激发招商热情。制定《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和《呼伦贝尔市2023年度招商引资专项考核实施方案》,落实月、季、年专项考核,压实招商主体责任。

  兴安盟强化区域合作拓展招商新局面

  成效

  2023年,兴安盟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76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90.4亿元,同比增长39.9%,引入外资0.23亿元。

  举措

  注重顶层设计。印发《兴安盟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兴安盟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兴安盟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修订版)等,为吸引项目落地提供政策保证。

  注重创新管理。建立“三表一单”项目调度管理机制(在谈未签约、签约未落地、落地未投产项目表,招商引资存量项目单),实现对盟、旗两级项目信息全方位、立体化的调度和管理。

  注重优化服务。各苏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97项;“一网通办”可办率和网办率分别达到99.69%、94.81%;商事登记办理环节压减到1个,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亮点

  招商推介成效显著。组织举办“新能源+”(江浙专场)、现代绿色农牧业(鲁豫专场)、阿尔山校友经济论坛、“兴安盟走进大湾区”等12场招商推介签约活动。新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1641.36亿元,项目数量同比增长近200%,投资额同比增长750%。

  区域合作持续拓展。坚持“北开、南联、东进”区域合作思路,全力举办中蒙国际绿色有机产品博览会,围绕科、教、文、卫、产业和基础设施6大方面持续融入长春经济圈,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交流合作,与湖北荆门、贵州黔西南州、广东佛山等8个市、区缔结高质量发展伙伴城市。

  合作招商提质增效。引入“项目落地奖励”条款,推动13个驻外区域经济合作联络处合作模式向市场化转型,合作落地10余个项目。

  通辽市招大引强实现招商新突破

  成效

  2023年,通辽市新签约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42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384亿元,同比增长23%。

  举措

  抓实“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围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高位设计、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持续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做好2023年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辽市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辽市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通辽市2023-2024年招商引资“冬季会战”行动方案》等。

  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了由“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季招商”向“专业招商、重点招商、全季招商”招商方式的优化和转变。压实“一把手”责任,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引领带动全市上下大干快干。

  亮点

  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重点围绕玉米生物科技、绿色铝镍硅、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9大产业,建立市级领导产业链链长制,动态调整“两图两库两表”,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约集聚招引项目落地。

  引优项目注入“新动能”。全市共举办或参加各类招商推介活动、国内知名商协会年会50余场次,吸引客商5000余人次。特别是通过源网荷储、园区绿色供电、火电灵活性改造、全额自发自用等绿电就地消纳路径,有重点、有聚焦、有针对性开展招商推介。投资330亿元的绿色铝基新材料项目、投资145亿元的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绿色智能生产线项目、投资63亿元的绿色氢氨醇项目相继落户通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优化环境得到新提升。积极打造“通达辽阔、近悦远来”城市品牌,全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和“招商引资优化服务年”活动,获评《环球时报》“2023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

  赤峰市精准绘制招商产业图谱

  2023年,赤峰市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52个,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01亿元,同比增长46.6%。

  举措

  高起点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配套出台工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14个领域82条政策清单,持续打造政策洼地。围绕全市确定的8个重点产业集群和18条产业链,组建招商队伍2000余人,全员出动抓招商。

  高质量谋划产业项目。按照精深加工、全链攻坚的思路,精准绘制招商产业图谱,依托现有“三铜”“两钢”、铅、锌、金等优势产能“有中生新”,谋划了一批铜基材料、铁合金、黄金制造等全产业链项目。

  高规格推动品牌建设。聘任各领域具备突出成就和广泛影响力的“招商大使”,开展“投资赤峰、共赢未来”“赤子峰会”等地区品牌招商活动。

  亮点

  注重做好产业转移。抢抓建设蒙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契机,确定绿色载能、现代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等6个重点产业,全力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黑吉辽等地区产业转移。

  注重打造平台载体。园区基础配套方面,累计投入30.7亿元,全市8个化工园区全部实现“十通一平”,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以集中规划的产业园区为载体,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高新区集聚,推动尽快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558家。

  注重优化营商环境。“砸锅卖铁”筹措资金,累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233亿元。在全区率先推行“市域通办”,实现政务服务“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无差别办理。实施“一项目一清单”里程碑式管理,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从落地到竣工到投产的全流程、全周期、全要素精准服务,确保项目尽早建成投产。

上一篇:
下一篇:
蒙文版 蒙速办APP

蒙速办APP

无障碍浏览 长者浏览 智能问答库 政策问答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