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50102/2022-00452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布机构 | 林业和草原局 | 文 号 | ———— |
成文日期 | 2022-07-07 00:00:00 | 公文时效 | 有效 |
今年我旗贡宝拉格苏木草原蝗虫,严重危害面积60万亩(截至5月下旬调查),平均虫口密度18头/平方米,最高虫口密度51头/平方米,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危害草原的主要蝗虫种类是毛足棒角蝗、白边痂蝗、宽须蚁蝗、皱膝蝗等。贡宝拉嘎苏木西北部莫日其克嘎查、乌兰淖嘎查以及苏木东南部赛汗淖嘎查虫口密度偏高,危害较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及草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控制蝗虫危害,降低灾害损失,适时开展防治工作是关键。今年我旗防治草原蝗虫5月31日开始,7月7日结束,历时38天,防治面积60万亩,严重危害区域全部进行了防治。用药14吨,使用生物药剂3种,分别为0.4亿孢子/毫升微孢子虫悬浮剂、100亿孢子/毫升绿僵菌油悬浮剂、甲维▪苏云金杆菌,防效80%以上。累计出动大型喷播机146台次、服务车辆176台次、劳动力273人次、技术员174人次。
防治草原蝗虫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做到“早防、早治”。根据我旗草原蝗虫灾害发生早的特点,草原工作站及早制定防控方案,细化防控措施,提前采购药品,做好物资储备、机械维修、技术人员调配等防前准备工作,确保防治工作适时开展。近几年我旗防治草原蝗虫主要是防治早期种蝗虫,针对早期种蝗虫防治要做到一个“早”字,要早防早治,在蝗蝻3-4龄防治,用药少,防效高,防治成本低。今年计划5月下旬开始防治,但由于5月下旬气候多变,大风降温天气不宜开展防治,防治时间推迟至 5月31日,较常年提早一周,由于天气原因防治时间无法再提前开展。
二是优化防治方案,精准科学施药。针对贡宝拉格苏木部分区域草原蝗虫频发高发态势,草原站负责人反复与上级业务部门领导研究探讨,斟酌用药方案,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力求做到对重点区域的高效防治。
三是严格执行绿色防控标准。我旗是国家级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示范旗县,草原虫害防治用药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防控标准,坚持应用生物制剂,探索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实现草原有虫无害,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