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走进非遗】笔底春风,惟妙惟肖,太仆寺旗传统美术技艺—墙围画

来源:太仆寺旗文体旅游广电局  发布日期:2021-12-03 11:09
      墙围画是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亦称“炕围画”,在我国北方较流行,是一种家庭壁画。具体步骤分打底、画边、画空、罩面等几道工序,主要特点是依炕而画,有边饰有尺寸。“边”以“退色边”、“万不断”等二方连续为主,加以装饰性的小花边。上下边之中,有“长方口空”、“圆形空”、“扇子空”等形式,空中多画戏曲人物,传说故事、山水、花鸟或三国、水浒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外加花边,用清漆罩盖,防止磨损。
 
 
 
   太仆寺旗的墙围画历史渊源悠久,过去农村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墙上涂一高约二尺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避免弄脏衣物。实用性有了,但无美感,于是人们又以墨线绘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画几枝兰叶墨花,逐渐形成了最初形式的墙围画。经过衍变发展,改以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罩,既鲜艳亮豁,又坚固耐久。
 
 
 
 
    太仆寺旗墙围画构思新颖、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作为太仆寺旗地方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工艺美术形式,墙围画的图案精细、色彩艳丽、绘画考究等艺术特色,并把当地的蒙古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墙围绘画中,很好地结合了游牧文化和农垦文化。

  其考究的绘画工艺、丰富的艺术语言、独特的构图规律形成了质朴热情的作品,在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墙围画。墙围画绘画技艺2017年5月入选锡林郭勒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
下一篇:
蒙文版 蒙速办APP

蒙速办APP

无障碍浏览 长者浏览 智能问答库 政策问答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