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历史文化 · 英烈永存①

来源:太仆寺旗文体旅游广电局  发布日期:2024-03-22 11:48

骑兵团长吐古舍

  1911年,吐古舍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东车里村一个贫苦的蒙古族家庭。1936年,吐古舍参加了德王的蒙古军炮兵队。几年后转入蒙古军第八师(后改称第九师)任炮兵排长,在这里结识了一批具有反日、进步思想的基层军官。特别是1944年结识了第九师师长乌勒吉敖喜尔以后,又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1945年8月,乌勒吉敖喜尔率领第九师举行反日暴动,吐古舍积极参加,成为骨干。9月,起义部队赴蒙古国整训,吐古舍随同前往。年底回国,组建了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四支队(后改为骑兵十一师),乌勒吉敖喜尔任司令(师长),吐古舍任二大队(三十三团)团长。

  在极为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吐古舍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他性格豪爽,爱喝酒,遇事处置果断。他文化不高,酷爱学习,特别注意研究骑兵战术特点,并应用于实践,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任务。

  1948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冀热辽独立七师和冀察热辽骑兵第三师及配属的山炮营,分别抵达多伦县城,开始了解放多伦的战斗。为了配合主力部队,在解放多伦的同时,内蒙古骑兵十一师、察北骑兵2个团及邻近的县大队,负责攻取宝源县城宝昌。吐古舍奉命统一指挥攻城部队。宝昌是察北重镇,是国民党军队进攻锡察盟根据地的前哨基地。国民党察哈尔省主席孙兰峰在1947年对锡察盟发动的三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宝昌为后方基地。宝昌城内的国民党军队有:孙兰峰部十四纵队500多人,杨占山保安大队100多人,县保警队100多人,明安旗温盖叛变部队100多人,热河林西县民团于秀成部100多人,保安人员和从各乡抽调的奋勇队200多人,各乡民众自卫队700余人,总共有1800多人。

  4月23 日清晨,解放军各部队进入阵地。傍晚,战斗开始。宝昌县城东西靠山,南北为川。要攻城首先要占领城外制高点西北山(宝昌镇西北的烈士陵园纪念碑山梁)。在解放军的猛烈炮火掩护下,西北山制高点很快就被拿下。吐古舍团长的炮兵营就布置在西北山上。由于敌人严防死守,我军连续几次攻击都没有成功。吐古舍准备让炮兵营用迫击炮轰击宝昌城西北角炮楼时,缺乏操作技术的新战士倒装了炮弹,导致炮筒爆炸。在邻近指挥的吐古舍团长及另外一名战士当场牺牲。

  4月26日,察北蒙汉联军司令部、政治部给这位为内蒙古民族解放、为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累累战功的英雄团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毛泽东同志为吐古舍签发了烈士证。

上一篇:
下一篇:
蒙文版 蒙速办APP

蒙速办APP

无障碍浏览 长者浏览 智能问答库 政策问答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