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民族贸易新局面
林蔚然
在张家口创建内蒙古实业公司
1945年11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宣告成立,并明确提出:“发展商业贸易”“在贸易上应当是平等贸易,互惠互利,以有利于蒙古族生计为原则”的各项经济政策,并决定成立内蒙古实业公司,负责组织恢复广大牧区的商品流通,尽快地以合理的价格组织供应牧区人民群众所急需的商品,收购牧民急于出卖的牲畜、皮毛及其他产品,再逐步组织开发内蒙古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繁荣经济、保障供给。
内蒙古实业总公司初创阶段面临的困难是很多的。首先是缺少资金,其次是缺少干部。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大力支持下,挤出了一部分经费作为实业公司的资金。同时批准动员社会资金,采取入股分红的办法,把实业公司办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章程和入股分红办法一公布,立即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许多人争先向公司入股。短短两个月,就筹集到公司当时需要的资金。同时,组成了实业公司董事会,由乌兰夫同志任董事长。第二是干部问题,由乌兰夫同志提请中央批准从派赴东北的干部中留用了20多名做过财贸工作的老干部。以他们为骨干,又从留用人员中选拔做过商业工作和愿意从事民族贸易工作的蒙古族青年,以及从社会上招收了一些懂蒙古语和有商业技术知识的人员,经过考试,择优录取了公司所需人员。
资金和人员的解决,为实业公司的创建打下了基础,加快了实业公司前进的步伐。实业公司组建时,我就参与了这一工作,具体负责干部调配、招考职员、组建总公司的内部机构、拟定各项章程和制度、提出设立分公司的干部职工配备方案等。周康民、吴吉清具体负责采购运输牧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组织蒙古民族特需商品的货源,安排畜产品收购计划等。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工作,组建总公司的工作基本就绪。总公司设在张家口,赵云驶任总经理、关起义任副总经理,我负责秘书室,下设人事科、总稽核和总务科。周康民、吴吉清负责营业部,下设营业科、会计科和运输科。阿罕台、瑞永负责研究室。
内蒙古实业总公司建立后,就着手组建察哈尔盟的宝源县(后改为宝昌)、明安旗、锡林郭勒盟的贝子庙(后改为锡林浩特)3个分公司。各分公司除配 备了1至3名老干部作为领导骨干,绝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分配给新招收的职员负责。总公司决定由关起义、瑞永和我负责带领3个分公司的全体人员和商品,赴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
同时,要我们3人用大部分时间深入到牧区群众中间,调查了解群众的经济生活状况,摸清楚他们生活和生产上的急需和要求,以及牧区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情况,作为我们实业公司扩大经营的参考资料。我们三人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雇用了十几辆胶轮大车,载着货物和人员冒着严寒出发了。
在宝源建立分公司
张北是我们出发后的第一站,这里也曾是从张家口到牧区的一个商品流通集散地。因此,在这里暂住了几天。首先了解了市场情况,特别是砖茶和生烟的存货情况,并买了100多箱砖茶和一部分生芋。其次是为筹备建立张北实业支公司选择了房舍,并报告总公司派人来筹备营业事宜。第三是了解从张北到宝源(宝昌)沿途的社会治安情况。
1946年3月底,我们又从张北冒着大雪出发了。为了沿途的安全,请柴书林专员派了11名战士武装护送。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了道路,经过艰苦跋涉到达张北县二区区公所所在地二台住宿。据区公所负责人介绍,从二台到宝源二区所在地三号地的路程有五六十里,这一带常有土匪骚扰,抢劫客商的事件时有发生。经关起义、何继海和我共同商议,需要派人到炮台营子(太仆寺左旗公署所在地)送信,请他们派一些骑兵来接我们,这样才比较安全。因为我们有十几辆大轿车的货物,还有一些没有经历过武装斗争的干部,加之公司是第一次到牧区,无论如何要避免发生意外。与此同时,我们特意找到曾被土匪抢劫过的一些客商了解详情。经他们介绍,这一路上的土匪股头很多,枪支、人数不等,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即便碰上几十个土匪,我们也有把握保护人员、货物安全。我们决定第二天早点儿出发,在宝源二区区公所三号地吃午饭,晚上赶到太仆寺左旗所在地炮台营子住宿,全程 90华里。当进入土匪经常活动的马四营子一带时,发现有很多人在房上瞭望。行进到山梁时,走在前面的战士和对面来的一支骑兵开了火。我们很快抢占了山头,控制了制高点,经过双方互打旗语,原来对方是宝源县大队的骑兵,他们是出来围剿土匪的。并说宝源二区也有30多人的武装在这一带搜剿土匪。听到这些情况,我们也就放心了。
在向宝源进发的沿途,都是蒙汉杂居区域。在广袤无边的草原上,一群群牛羊啃吃着尚未发芽的枯草。蒙古族妇女赶着牛车,从草原上拉回一车车的干牛粪做燃料。这里很少看到树木,连灌木丛也很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片晶莹洁白的盐、碱泡子,显得十分奇特。可惜的是没有人去利用它。看到这些资源我心中设想,如果开发利用起来,这不是富国利民的一大资源吗?
4月1日,我们到了宝源县城宝昌。为了使分公司早日开张营业,我们所有的干部一齐出动,有的搞市场调查,有的筹备成立宝源实业分公司的具体工作。当时宝源市场伪币充斥,商品缺乏,商人惜售,群众持币争购,物价上涨,金融波动。政府规定晋察冀边区币(以下简称“边币”)与伪蒙疆币(以下简称“伪蒙币”)比值是一比五,实际已变为一比七、八,即便如此,也难买到东西。市场影响着局势的稳定,买卖牵动着人心。因此,如何正确确定分公司的经营方针,尽快平抑物价,稳定金融,安定民心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多次访问、座谈,我们发现商人们对党的工商业政策还很不了解,加上在清算斗争中曾发生过“左”的错误,有的商人存有疑虑和误解。
除此之外,从张家口进货路途较远,路上常有土匪骚扰,进货困难。这里的商人普遍存在着惜售思想,大部分商店都关了门,有的也只在店前摆个小货摊,搞点试探性营业。货币的比价和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1946年1月,军调处执行组到了张家口。有人造谣说,八路军整编了,国民党军队要来了,伪蒙疆币一元可以顶一元了。因而,许多人拿着伪蒙疆币不肯出手。当时边币与伪蒙疆币的比值就变成了一比三,甚至也有一比一的。经过县政府组织宣传解释,做了大量工作之后,直到2月末,才逐渐恢复原定一比五的比值。后来有的商人到张家口用伪蒙疆币不好买货,回到宝源都想抛出伪蒙疆币,购进一些商品,使伪蒙疆币一下子跌到七八元才能顶一元边币。此间,由于有的商人从张家口运来土布约千匹,以及其他日用杂货,特别是实业公司用十几辆轿车把商品运来宝源,对稳定市场、安定民心作用很大。一些观望和惜售货物的商人害怕公司一开业,把大量商品投放市场,压低物价、控制市场,纷纷采取多卖早卖的做法。因而市场物价就出现了暂时缓和、稳中有降的现象,如每匹3丈2尺的白土布,批发价由伪蒙疆币二万元跌到一万六七千元,新牌纸烟每条由一万八千元跌到一万三四千元。面对这种情况,我和王德贵(宝源分公司经理)、何继海(贝子庙分公司经理)、孟明(明安旗分公司经理)等对宝源市场情况做了具体分析,一致认为,宝源分公司力争在4月6日开始营业,先以低于市场零售价、高于批发价,出售一批商品,以稳定金融、物价,安定民心。同时,尽快运来一批耕牛和农具,支持农区春耕,扶持农民发展生产。这些计划明确后,我和关起义到宝源县政府向姚彤华县长谈了实业分公司的业务、经营方针和具体打算,他当即表示支持和赞同。并请他为我们推荐一位在当地商人中有威望的正派商人作为分公司的营业助理,帮助王德贵开展工作。后来经人介绍征得姚县长同意,请刘成章来分公司。我们让刘成章谈了市场情况,议定商品价格,认为他谈的情况比较真实,提出的看法和意见也都是有根据的,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
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宝源县政府的支持下,宝源分公司于4月6日宣告成立并开张营业了。群众听到国有公司成立的消息,蜂拥着来到门市部采购自己需要的商品。他们看到这些又多又便宜的商品,人人喜笑颜开,宝源分公司的成立在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市场、平抑物价、安定人心的效果,从而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