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太仆寺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盟最南端,与河北省交界,距张家口150公里、北京350公里。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是锡盟面积最小人口最多的旗县。辖7个苏木乡镇、176个行政嘎查村和6个社区,户籍人口20.1万,1994年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2011年再次列为国贫旗,同时列为自治区革命老区旗,2020年高质量退出国贫旗序列。 太仆寺旗地处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米-1800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近40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现有耕地158万亩,林地95 万亩,草场232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马铃薯、蔬菜、甜菜、藜麦、中草药、胡麻、莜麦、青玉米等,是京津冀传统冷凉蔬菜供应基地和产业转移承接地。
二、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太仆寺旗背靠锡林郭勒草原,南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通集宁市,东连承德、赤峰市,是三北交汇地带(东北、华北、西北),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距北京公路里程350公里,距首府呼和浩特市380公里,距盟政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260公里,太仆寺旗通用机场、太子城至锡林浩特快速铁路开工建设,这将使太仆寺旗从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和华北地区。
2、农畜产品优势
农牧业是太旗的支柱产业,农牧业是太旗支柱产业,按照盟委、行署“减羊增牛”工作 部署 和“为养而种、种养一体”发展思路,2020 年 优质肉牛存栏达12万头,“三青”作物种植面积增加18万亩,牧业收入占比提高21%。2020 年 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41.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6.9万亩,油料18万亩,蔬菜5万亩,甜菜8万亩,药材1万亩,高产饲料12.8万亩。牲畜存栏35.44万头只口,其中:牛10.88万头,羊22.57万只,猪1.34 万口。牲畜计划出栏16.99万头只,其中牛5.44万头,羊11.55万只。
3、资源优势
(1)、风能太阳能:太仆寺旗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总蕴藏量1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00万千瓦。70米高风速达到8.2米/秒以上, 年 等效利用小时数3300小时;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年 日照时数近32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可达145千卡/平方厘米,光伏有效利用小时数1600—2000小时。
(2)、电力资源:太仆寺旗已建成百万千瓦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电力装机达118.8265万千瓦,其中风电114.25万千瓦、光伏4.5765万千瓦;建成不同等级变电站14座,输电线跆401.667公里,配电线路2991.881公里。
(3)、生态资源:全旗512万亩土地中天然草场面积达到260万亩,森林覆盖率23%,植物种类160多种,野生动物20多种。太仆寺旗生态环境优美,有着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大,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4)、金融支持:太旗现有金融机构8家,设立营业网点28个,保险机构14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形成了以国有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2023 年 ,全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14亿元,较去 年 同期增加8.26亿元,同比增长9.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83亿元,较去 年 同期增加10.2亿元,同比增长13.5%。
4、人文特色
太仆寺旗地区自远古开始就是内地通往大漠的重要商道、盐道和驿道,太仆寺是秦汉至明清为朝廷主管马政的机构,太仆寺卿为六部九卿之一。清代为察哈尔左翼牧群驻地,直属兵部太仆寺管辖;设于左翼牧群的御马场直属内务府管辖。民国时期先后直属察哈尔特别区和察哈尔省。1950 年 划归内蒙古察哈尔盟,盟政府迁驻宝昌镇。太仆寺旗地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带,贡宝拉格草原蒙元文化特色鲜明,其他乡镇两种文化水乳交融。
太仆寺旗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2014、2015连续两 年 被评定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太仆寺旗草原属典型原始生态草原类型,域内贡宝拉格草原也被称为“锡林郭勒草原开始的地方”。每到夏季,京津冀各地游客乘车或自驾来太仆寺旗休闲避暑,太仆寺旗也被当作“京津冀原生态草原旅游首选目的地”。来到此地,感受盛夏25℃的清凉,领略旖旎草原风情,感受太仆寺旗特有的草原文化、御马文化以及察哈尔蒙元文化。
三、宝昌工业园区简介
宝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始建于2008年,是全盟唯一冠名高新技术的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现已收储土地8.55平方公里,2014年4月被确定为盟级工业园区。园区先后编制完成了《宝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宝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宝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轻工建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总规》修编后,园区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区、轻工建材区三大功能区,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截至目前,入园企业 55户,其中,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区 9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区 10户、轻工建材区 36户。正常运行企业 28户, 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14.73亿元,收税 1.85亿元,解决就业 3000余人。